酷凌計畫
桃園
酷凌計畫的由來
「酷凌」英文為「Cooling Conflict」,此計畫初是由瑞典「和平發展研究中心」的「神龍計畫」,和英國新南威爾斯州的「全校反種族歧視計畫」而來,目的是為了透過「戲劇」建立的情境,提供學生處裡衝突解決方法,但因都著重在種族歧視。直到澳洲昆士蘭教育局希望將焦點放在「校園霸凌」上,「酷凌計畫」因此成形。
「酷凌計畫」由多位心理、戲劇、課程學家,經過許多學校、老師、學生等諸多檢討改良後,才付諸實現。多數參與完整「酷凌行動」的學校,大多能看到學生在處裡衝突與霸凌的能力有明顯提升,足見此計畫之成效。
教師社群顧問
沈邑蓎(小路)
高雄市鳳山國中表演藝術教師
夢的N次方藝術領域表演藝術講師
臺南大學戲劇與創作應用學系研究所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
社群成員
謝文茹
桃園高中 藝術生活科表演藝術教師
賴昱璇
內壢高中 藝術生活科表演藝術教師
黃保銜
陽明高中 藝術生活科表演藝術教師
林奇龍
桃園高中 歷史科教師
洪雲愛
內壢高中 體育科教師
白綉朱
永豐高中 藝術生活科表演藝術教師
許廷瑋
桃園高中 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李明勳
內壢高中 化學科教師
游宗輝
建國國中 表演藝術教師
王麗淑
中平國小 教師
林敏萍
大有國中 表演藝術教師
蔡明秀
建國國中 表演藝術教師
友愛夥伴 黃烽嘉 鄭世婉 姚宛邑 陳美君
2024.07.14桃園教師社群
啟動
音樂:宇宙人 [ 不簡單Not Easy ]